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新華社記者高亢)5時20分,一縷輕柔的晨光從東方掃過,在天安門廣場上已經有不少人在等待那神聖時刻的來臨。來自烏魯木齊國家電網新疆電力公司的艾比布勒站在天安門廣場旗桿東側,靜靜仰頭凝視著天空。
  這位清秀的維吾爾族小伙子今年當選了全國勞默這是他第一次以勞模身份觀看升旗。“升國旗是一件神聖而莊重的事情,我現在太激動了。”他昨晚幾乎沒有睡著覺,不到3點就醒了。剛剛30歲出頭,他已經先後獲得了兩項國家試驗新型發明專利,在公司里創辦了自己的創新工作室。發揮年輕人的活力,堅持創新,不斷學習是支持他一路走來的成功法寶。
  27日,來自全國各地的200餘名勞模參加了中華全國總工會組織的勞模觀升旗等活動。他們分立在旗桿東西兩側,觀看國旗徐徐升起。
  趙清龍一身墨綠色郵政制服,在人群中格外顯眼。他是一位在甘肅鎮原縣方山鄉的普通鄉鎮投遞員,不管風吹雨淋,從不耽誤群眾的“家書”。
  朴實的趙清龍告訴記者,他負責的鄉是在貧困山區,每天去3個村子投送郵件。很多人在外打工,掛念家人,經常寄東西回來。他發現很多老人行動不便,無法去郵局自己取件,就主動將郵寄的東西帶到他們家裡。漸漸地,整個方山鄉的人都認識他了,他也是越幫越多,越幫越忙,扎根山區一干就是18年。談到夢想,趙清龍紅撲撲的臉頰上泛起了微笑,“我的夢想就是,能夠更多、更好地為老百姓做事,我就開心,過得也很充實。”
  隨後,勞模們集體近距離瞻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並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天安門城樓上,勞模代表們向遠方眺望,人群中一個人引起了記者興趣。他個子不高,身材魁梧結實,雙眼炯炯有神,一身灰色的工作裝,胸口繡著“鞍鋼集團”。他叫李超,來自遼寧鞍鋼集團鞍鋼股份公司冷軋廠。
  李超從業25年來,是從失敗中摸爬滾打,一步步走向成熟的。“人要有志向,有理想才會有動力,但應該先把基礎打牢固。我經常跟我們團隊里的年輕人說,志存高遠始於腳踏實地。”李超告訴記者,他們的團隊近年解決了200多項技術難題,其中包括5項國家專利。
  來自重慶的勞模張斌也是一位80後,1998年他技校畢業後,就和汽車維修結下了不解之緣。這是他第一次來北京,也是第一次觀看升國旗,他感到無比的自豪。“小時候只能在電視里看到升旗,那時候就有個夢,沒想到今天圓夢了。”
  今年51歲的李素萍,胸前掛滿了金色的勞動獎章,記者數了數,一共有16枚。每一枚珍貴的勞動獎章都是她24年為人民服務的縮影。4年前,北京站成立了以李大姐名字命名的“素萍”重點旅客服務組,“我們服務的主要對象是來到北京站的老人、殘疾人群體,我們推著輪椅幫助他們上下車。”有人粗略地算過,李大姐平均每天在站里推著輪椅能走22公里,一年下來,相當於往返於北京和青海的格爾木一趟。最多的時候,李素萍一年就推壞了17輛輪椅。
  “我每天上下班都經過天安門廣場,但今天能夠作為勞模代表近距離觀看升旗,還是第一次。家裡人說在這麼光榮的時刻,應該多戴幾枚獎章。”李大姐害羞地笑著,陽光灑在金色的勞動獎章上,顯得格外的閃亮和溫暖。  (原標題:實現心中的夢想——勞模觀升旗活動側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zlbpcus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