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們疼父母
  □本報記者 張良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10月15日下午,德陽市旌陽區孝泉民族小學四年級一班的教室里傳出孩子們的誦讀聲。這裡正在開展孝文化主題班會。
  讀完《游子吟》,老師打開多媒體教學投影儀。屏幕上,萌味十足的動畫片講述著發生在孝德鎮的“24孝”故事——涌泉躍鯉。“這樣的孝文化主題班會,每個班每周都要舉行一次。”副校長鄭興告訴記者,從2005年起,學校就把“德孝”文化引入課堂。
  記者註意到,每個孩子手裡拿著一本教材《孝泉與孝文化》。翻開一看,除了用漫畫形式介紹涌泉躍鯉、安安送米等古代“24孝”故事之外,還介紹了三孝園、中國德孝城等當地與孝文化相關的遺址遺跡。就連學校里選出來的校園小孝星,也被印在教材上。
  鄭興告訴記者,這本4萬餘字的校本教材是學校經過兩年調研、四易其稿編寫而成的。“雖然用的是同一本書,但我們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制定了不同的教學模式。”他說,低年級的孩子主要通過唱歌、游戲、玩耍的方式來引導;中高年級的孩子則讓他們走出課堂,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通過校園小孝星評比來激勵孩子們疼愛自己的父母。
  為了讓孩子們理解和接受德孝文化,各個班級各顯神通,有的引進動畫片,有的請來校園小孝星講故事。“我平時在家裡,幫爸媽倒水、打掃衛生,還做一些手工送給爺爺,他們都很高興。”10歲的邱玉婷告訴記者。
  在綿竹市孝德學校,同樣的嘗試也在進行中。走在校園裡,隨處可見“德”、“孝”名言。校長彭德斌告訴記者,除了每月一次的德孝文化課,學校還鼓勵每位學生每天堅持為父母、長輩做一件事並寫成《孝行日記》。一些班級將孝星故事改編成課本劇和小品,通過自己的表演和同學們分享孝敬長輩的故事和收穫。
  (原標題:“德孝”文化進課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zlbpcus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